年底前,北京市公共场所的厕所、洗手间、卫生间、盥洗室等都将换用统一英文译法,被人们熟知的“WC”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是5日从北京市外事办公室获悉的。
当天,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麦久及有关人大代表考察了长安街、王府井大街等地的道路交通英语标识的规范情况,对“规范公共场所英文标识”的重点建议进行督办。
在督办过程中,北京市外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底前,本市将针对旅游景区、文博、文化设施、地铁公交、医疗卫生、体育场馆、环卫设施等领域的公共场所进行英文标识的整治。其中,18个区县公厕英文标识的整治规范工作已经启动,优先安排奥运场馆的公厕建设。目前,西城区的104座公厕英文标识规范工作已经完成,其他17个区县的公厕英文标识改造正处于施工阶段。年底前,中国人熟悉的厕所英文缩写“WC”将退出历史舞台,被准确的表述“Toilet”所取代。据介绍,“WC”是英国本土的俚语,而“Toilet”是符合国际惯例的用法。
此外,北京市还将对街道名牌和胡同名牌的英文标识进行规范,并探索巩固和规范英文标识的长效机制。
■双语名称整改标准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厕所Toilet 男厕所Gents/Men 女厕所Ladies/Women 女更衣室Women"sDressingRoom 男更衣室Men"sDressingRo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