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郑军母女回忆起“五一”黄金周期间的山东曲阜之行,心里还感动不已。5月3日,母女俩在曲阜参观,不慎将价值3000元的数码相机丢失,就在她们一筹莫展之际,三轮车主孔令法辗转多个宾馆找到了她们,将相机交还,转身而去。
这样的好事层出不穷。今年以来,曲阜围绕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经济强市、国际著名文化旅游胜地、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的目标,开展旅游环境集中整顿年活动,擦亮国际文化旅游胜地招牌。“共享孔子荣耀,为孔子故里争光的意识开始在市民心里扎根了。”曲阜市委书记朱庆安介绍说。
到曲阜旅游,寻求的是文化体验和心理愉悦,人们对孔子故里、礼仪之邦有很高的期望,如果旅游秩序不好,受伤害的不仅是游客,还有孔子品牌。为此,针对拦车截客、价格欺诈等景区不文明行为,市里在今年“五一”黄金周前召开3000多人的旅游秩序整顿大会,播放暗访录像,教育旅游从业者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好曲阜市的旅游秩序,并决定用一年时间对旅游环境进行彻底整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旅游环境网格化管理机制。该市立足当前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现实,对17个与旅游秩序有关的部门进行细致分工,责任到人。凡被游客投诉的,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分。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对各单位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到目前,已对没有履行好职责的3个单位进行了全市通报,并责令其主要负责人向市委写出书面检查。
改善旅游环境,根本在于提高市民和旅游从业者素质。旅游管理部门在业内开展服务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旅游细微化服务上下功夫。有关部门在景区内设立多处明显的旅游导向标志,游客中心增加售票窗口,旅游投诉电话24小时专人值班,行政执法局与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开辟“旅游110”投诉绿色通道,保证在接到投诉后5分钟内到达现场,并确保处结率达到100%,聘请30多名社会监督员在主要景区进行现场监督。
旅游环境的改善有效促进了曲阜旅游业健康发展。“五一”黄金周,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7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820万元,旅游社会收入达到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50.4%和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