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城化、同城化的发展,使“远天远地”一词成为历史。但是,“旅速”我们体会到了,“游缓”还没有成为共识。
2012年,国家级的《纲要》也将出台,休闲将作为一个生活词汇,成为2012年的关键词……警惕泡沫,防范泡沫,将是2012年旅游发展中最重要的任务。
继2010和2011年的持续增长之后,2012年的中国旅游将呈现平稳中变化的总体格局。
——从三大旅游市场来看
第一,入境旅游者将呈现稳中有降的格局,这将是多年以来的一个变局。一是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并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二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虽然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目前看不出根本改变的迹象。三是中东乱局未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四是日本深陷地震灾害和次生灾害,忙于自救。五是东北亚地缘政治复杂性仍然存在。六是东盟变数也开始产生。总之,世界不安宁,周边多是非。尤其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客源国家对远途旅游的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是增长率的下降,2010年,入境过夜旅游者增长9.4%,堪称世界旅游市场上的亮点;到2011年,按照前八个月的情况,增长率已经下降到4.5%,大体上是逐步下滑。依惯性,到2012年也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第二,国内旅游会保持稳中有升。假日旅游一片火爆,乡村旅游生机勃勃,休闲度假全面启动。到2012年,这一态势仍将延续。一是老百姓社会福利逐步增加,减少了对未来的不稳定感;二是收入多少有些增加;三是在通货膨胀预期较高的背景之下,旅游作为一种预期消费,迅速转化为即期消费;四是各类商务与公务活动频繁,构造了又一种持续增长的需求。总之,钱多了一点,敢花了一点,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充分体现。另一方面,是大钱不敢花,中钱不用花,小钱敞开花。大钱是投资,机会少,或者是买房子,买不起;中钱是买车,或者换家用电器;小钱是日常生活,旅游现在也变成小钱,与其被通货膨胀吃掉,不如玩一玩。
第三是出境游,2010年出境人数增长20.4%,2011年增幅不减,明年仍然会保持高增长的格局。一是相当一部分中产阶层,出国旅游或度假已经成为常态,构筑了强大的市场基础。二是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出国越来越便宜。三是世界各国在中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方便。四是商务与公务活动的增加,也使商人们和官员们出国如履平地。
——从旅游发展来看
第一,各地政府对旅游发展热情高涨。在保增长、扩内需、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各地不约而同看上了旅游业。大项目层出不穷,大活动此起彼伏,大品牌纷纷塑造,大市场全面挖掘。
第二,投资商全面进入旅游领域。在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的情况下,大笔资金进入旅游领域,旅游地产成为新亮点。地产商的进入给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一是巨额资金的注入;二是带来了新的开发思路,跳出旅游干旅游,把旅游项目的潜在效益深入挖掘出来;三是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形成了房地产模式与传统旅游模式的结合,提升了观念,开阔了眼界。另一方面,也使炒作之风开始形成,这不能说是坏事,但却是一柄双刃剑。
第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的迅速发展,构建了新的旅游格局,使旅游进入了真正的“旅速游缓”的时代。近城化、同城化的发展,使“远天远地”一词成为历史。但是,“旅速”我们体会到了,“游缓”还没有成为共识。
第四,我们从“忽悠休闲”到开始休闲,这将完整地开拓一个新领域。2011年,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出台,“国民休闲汇”活动举办,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认同。2012年,国家级的《纲要》也将出台,意味着治国理念的转变,国家形象的提升,休闲将作为一个生活词汇,成为2012年的关键词。
第五,旅游电子商务会大行其道。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旅游电子商务的三个阶段。从云计算到云旅游,尤其是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服务,在2012年将会形成完整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这是旅游发展的前景所在。
第六,凡事都有两面,大好的旅游形势有可能产生泡沫化的格局。一是市场泡沫,需求的基础不牢;二是政府泡沫,大活动过多过滥,期望过高,很可能失望更多。市场营销的狂轰滥炸,绩效如何,没有评估;三是投资泡沫,几万亿资金进入旅游领域,需求不可能同步增长,将来旅游烂尾楼怎么办?四是工作泡沫,大旅游是方向,但旅游部门没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抓手,又承担不了相应的责任,会处于尴尬境地。警惕泡沫,防范泡沫,将是2012年旅游发展中最重要的任务。
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水平,这是一个产业发展历时态的过程,也是共时态的存在,我们过去的主要任务是扩大规模,从2012年开始,我们的主要任务应当是软建设。“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已经过去,要解决旅游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2012。
2012,虽然在文娱作品中被描绘为末日,但也正是旅游发展的新生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