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局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市旅游局的统一部署,近期,市旅游监察执法总队组成暗访小组,对我市武隆仙女山和天生三硚、大足石刻、巫山小山峡、合川钓鱼城、奉节天坑地缝、涪陵白鹤梁等六大精品旅游景区的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服务质量进行了暗访检查。现将暗访情况通报如下: 从本次暗访中的情况看,除涪陵白鹤梁景区闭馆改造、奉节白帝城和天坑地缝景区因仍在改造升级外,其余各精品旅游景区旅游市场秩序良好,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旅游区的导游员或讲解员持证上岗,普通话讲解率较高;大部分旅游区内及周边环境卫生较好,引导标识齐全,观景设施维护到位;旅游市场价格基本规范,大部分景区能较好的执行国家及市政府对政策性优惠人群减免门票费的有关规定,总体情况良好。其中武隆仙女山景区、天生三硚景区和大足石刻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现代美观,引导标识齐全,宣教资料丰富,导游(讲解)服务规范,游客公共休息设施、观景设施以及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等各项游览服务设施注重细节,特色突出。但同时也在暗访中发现一些仍需整改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大足石刻景区存在的问题 (一)景区入口处停车场内游散无业人员围追旅客测字算命的现象突出;小商贩摊位零乱,环境卫生状况较差;人力观光三轮车服务人员着装不统一,形象较差,观光三轮车乱停乱放,管理不到位,影响了景区秩序和景区形象。 (二)游客接待中心内的多处公众信息服务设施损坏,维护不到位。 (三)圣寿寺庙周边香烛商贩摊位设置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寺庙内香烛销售价格公示牌制作简陋,摆放位子不明显,与5A级景区标准不符。
二、武隆天生三硚和仙女山景区存在的问题 (一)天生三硚景区内游览步道多处安全护栏损坏未及时维修,且采用的临时措施不力;景区内多处步道桥两侧无安全护栏,影响景区形象,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二)天生三硚景区出口处旅游商品市场内经营摊位管理不规范,对景区形象有影响。 (三)仙女山景区大门口公共厕所保洁不及时,存有异味。
三、巫山小山峡景区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码头小山峡游客接待中心内设施不齐全,咨询服务人员配备不齐全,工作人员未讲普通话,未持证上岗;售票处无价格和政策性优惠人群减免门票费相关规定公示牌;游客接待中心内及周边有乱堆、乱放杂物现象;中心内公共厕所保洁较差,存在异味。 (二)旅游码头周边江面漂浮物较多,清漂不及时。 (三)小山峡游览观光船上个别讲解员未佩证上岗;在推销小山峡旅游纪念邮册的过程中存在不实、夸大宣传的现象;观光船顶层甲板设为收费观光区,国家旅游局暗访后已指出此类问题,现仍未整改。 (四)小小山峡趸船上小商品店内所售商品价格无标示牌;趸船上流动小商贩摊位设点不合理,容易引起游客在转船时的拥堵,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合川钓鱼城景区存在的问题 (一)该景区内还未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游览服务设施不齐全。 (二)对景区讲解员未进行统一管理,景区讲解员集中在景区停车场旁边临时露天接待点,无统一着装,大部分景区讲解员未持证上岗;无景区讲解收费标准公示牌,无法向游客出具讲解服务的正规收费票据。 (三)景区导游全景图、景区内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垃圾箱等陈旧老化;缺乏公众信息资料。 (四)该景区“兵器制造遗址”附近危险区域缺少安全标识和防护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五、奉节白帝城和天坑地缝景区存在的问题 (一)白帝城景区入口处购物场所布局不合理,摊位设施破旧,与景区环境不协调,对其从业人员未进行统一管理;景区入口处公共厕所卫生环境较差。 (二)未能完全执行国家及市政府对政策性优惠人群减免门票费的有关规定。 (三)在通往核心景区的风雨长廊中设置的“滑竿”摆放零乱,对滑竿服务项目欠缺规范管理,收费标准未公示。 (四)景区内游览线路标识不齐全,特别是风雨长廊至核心旅游景点无引导标识标牌,对散客的游览活动造成不便。 (五)风雨长廊右侧通往“托孤堂”的步道途中有大量游散小商贩尾追游客兜售小商品,影响景区形象和游览秩序。 (六)天坑景区入口处停车场旅游车辆停放无序,管理不到位;该景区未建游客接待中心,景区内导览图、标识牌不齐全,部分标识牌破损严重;景区内未设旅游商品购物场所,零散小商贩沿途设摊叫卖、兜售小食品和当地特产,影响景区秩序和对外形象;景区内公共厕所数量不足,公共厕所内卫生环境较差,缺少与环境相协调的垃圾箱;景区内的滑竿服务项目管理不规范,收费标准未公示。地缝景区交通设施建设滞后,通往景区大门道路为石子路面,车辆颠簸难行;景区内公共厕所数量不足,公共厕所内卫生环境恶劣;景区内导览图、标识牌不齐全,部分标识牌破损严重,叉路口无游览线路指示标牌;缺乏景区信息资料,无音像制品、导游图、综合画册等旅游景区宣传品。
针对暗访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要求各单位抓紧整改,各相关区县旅游执法部门要据此督促整改,市旅游执法总队将会同相关区县旅游执法部门跟踪检查整改效果,确保各重点旅游景区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对外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