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游客!请您登陆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热点资讯排行
免费旅游信息发… (7-19)
中国旅游联盟2… (9-20)
热烈祝贺中国旅… (6-19)
中国旅游联盟网… (7-19)
中国旅游诚信宣言 (7-21)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烟台市导游服务… (12-28)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2018年国际… (5-15)
2019中国旅… (4-22)
更多>>
 
  关键字:
行业新闻
   
免了门票赢了效益:江西重点景区免票月拉动相关行业收入近60亿元
发布日期:2012/2/17 来源:cnta.net 点击次数:743次
    近日,备受关注的江西省重点景区免票月活动圆满落幕。其间,各景区共免票接待国内外游客1261万人次,同比增长82.06%;拉动交通运输、酒店餐饮和娱乐等相关行业收入近60亿元。免票月活动在为当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引起全国旅游业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以及广大游客的普遍赞誉,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免票惠民喜获好评

  据悉,江西省重点景区免票月活动自去年12月20日刚一推出,就赢得好评。

  “免票月充分体现了旅游经济是服务经济的这一特点,门票经济实际上是一次性的‘关卡经济’,而免票打破了这种关卡,人们的认同心、关爱心会促使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增加,并进行多样性的消费,享受多种服务。”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旅游管理系主任黄细嘉说。

  作为一项惠民活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各大媒体均在第一时间对免票月活动做了报道。据统计,免票月期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媒体,采用专栏、专题、专版、侧记、消息、新闻等多种形式累计发稿500多条(篇),对免票月活动予以积极宣传。强势的旅游宣传,使“江西风景独好”的旅游形象品牌更加深入人心,百度、谷歌等搜索网站上关于“江西景区开展免票月活动”的搜索量超过200万次。

  对此,黄细嘉说,免票月活动实际上是一个惠民工程,通过免票,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旅游发展的成果;同时,免票月也充分表现了休闲时代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就是要刺激消费,让更多的人走出家门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享受生活,在各种文化景观中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高度评价:“免票月活动很有创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全省工作的一大亮点。”

  政策红利 淡季不淡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岁末年初本是江西大多数景区的淡季。由于实行了景区免票政策,出现了“淡季不淡”、国内外游客蜂拥而至的可喜现象。

  据统计,免票月期间,庐山景区共接待游客14.8万人次,同比增长近400%;龙虎山景区配合免票月开展了以龙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接待游客7.2万人次,同比增长236%;三清山接待游客9.6万人次,同比增长148.1%。

  游客量的大幅增长,使得各大旅行社和许多冬季原本歇业的酒店和餐饮店生意红火。江西光大旅行社在免票月期间实现接待量翻番,该旅行社总经理姜江告诉记者,免票月期间,该社接待的东南亚等地的入境游客对免票月赞不绝口,因为仅门票一项就给客人省下不少开支。“很多游客都表示要把江西的景点介绍给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也来江西看一看,游一游。”

  庐山牯岭大酒店是一家位于庐山正街的三星级酒店,酒店副总经理曾颜介绍:“往年10月一过,酒店就准备关门歇业,给员工放长假。今年实行冬季免票政策后,酒店在冬季的生意也很好。很多客人都是借着免票月活动来庐山观赏雪景的。”

  庐山管理局调研员、庐山旅游局局长付俭说:“庐山实行冬季免票的政策后,各景区游客量均超历史同期,社会零售品、税收和各项旅游收入较同期均有大幅度提升,庐山的旅游经济总量得到增长,免票活动经受了市场的检验,得到了游客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同。”

  免票活动虽然使相关景区减少了门票收入,但景区的旅游服务综合收入近60亿元。

  向追求综合效益转变

  许多参与免票月活动的景区都表示,除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外,免票月活动也使景区从单纯追求门票收入的增长转变为注重旅游服务品质的提升,把促进旅游综合消费、增加旅游综合收入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力求实现高质量、有特色、唯一性旅游产品的快速增长。

  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管委会书记刘书宗说:“三清山旅游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通过免票月活动,对景区开发适应性产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经验。”

  江西省旅游局局长王晓峰谈到开展免票月活动的收获时说:“免票月活动不仅仅是从经济上给江西的旅游企业和城市带来了收益,更重要的是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怎样适应把旅游产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要认真总结相关经验,鼓励旅游企业开发新产品,创新管理和营销方式,推出旅游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增强景区吸引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闭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版权所有©中国旅游联盟网, Copyright 2006-2008 
电话:4000161890 传真:4007085198转6813888(全国免长途) 联系管理员:web@cnta.net
地址:烟台市芝罘岛东路35号 QQ:156994168 MSN:dfcy@hotmail.com 备案编号:鲁ICP备05022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