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游客!请您登陆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热点资讯排行
免费旅游信息发… (7-19)
中国旅游联盟2… (9-20)
热烈祝贺中国旅… (6-19)
中国旅游联盟网… (7-19)
中国旅游诚信宣言 (7-21)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烟台市导游服务… (12-28)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2018年国际… (5-15)
2019中国旅… (4-22)
更多>>
 
  关键字:
行业新闻
   
四川旅游业界专家讨论《四川旅游产业链研究报告》初稿
发布日期:2007/7/11 来源:成都日报 点击次数:1215次

  昨日,四川旅游业界的专家和从业机构代表在锦江宾馆聚首,讨论一份由世界银行旗下国际金融公司(IFC)做出的《四川旅游产业链研究报告》初稿。这是本地第一份旅游产业链的报告,也是IFC第一次在中国开展此类调查,从四川旅游产业的“软肋”——入境旅游切入,指出了四川旅游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建议。

  研究对象:选择入境游为切入点

  由于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成立的唯一一个“中国项目开发中心(IFC PEP-China)”就在成都,因此其对四川的关注度一直很高。据透露,IFC曾与我省相关政府领导达成过一个共识,从国际视野为四川的几大产业做调查研究报告,而在此之前,IFC已经做出了生猪、电子产业的研究报告。

  IFC PEP-China总经理Mario Fischel告诉记者,做旅游产业方面的调查报告,不仅仅因为这个行业对四川来说非常重要,政府重视程度高,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巨大的潜力尚待挖掘。IFC PEP-China认为,由于四川旅游产业中的国内游客的目的地游已经发展得很好、很成熟,但入境游却仍是薄弱环节。经过调查研究,他们认为,四川的旅游业目前亟待转变战略模式,从以低档次、低产出的大众旅游为主的形态,向开发更高档次旅游产品转变,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因此,IFC此次的报告选择了入境游为切入点,开展调查研究。

  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长陈献春表示,这份报告虽然还只是讨论稿,但它从全球视野为四川旅游产业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产业链框架的研究方式,为我们全面审视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新的产业形态提供了一个途径,将帮助四川旅游业整合相关资源、形成产业集群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对四川从旅游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变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记者获悉,经过业界的讨论后,这份《报告》将进入修订阶段,并将于近期正式对外发布。

  提出问题:传统客源市场产出低

  “四川是国际游客的旅游新前线,”《报告》认为,目前四川的游客来源集中于传统客源市场,但新的游客来源也就是境外游客,能够为四川旅游业带来更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分散风险。然而,《报告》同时也指出了四川入境游的问题所在——

  问题一:四川已逐渐成为欧美及其他远程国家客源市场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但对于大部分入境游客,四川还不过是其中国游程中的一部分而已。

  体现:他们的中国之行一般持续一至三个星期,会去沿海参观好几个地点,因此四川需要和其他30个省市竞争才能挤进旅游线路中。

  问题二:游客来访表现出极强的季节性,旺季给旅游服务带来极大压力,而淡季则造成资源闲置。

  体现:季节性的高峰和低谷给四川的旅游产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前者给旅游设施和服务带来极大压力,后者导致低收入和资源闲置。

  问题三:游客停留时间和日均消费不景气,同时休闲旅游市场由对价格敏感的大众游客主导。

  体现:调查表明2/3的入境游客并没有把四川作为他们在中国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大部分休闲游客是团队游客,人均日消费比散客低20%,这种大众旅游的形态只能形成产业的低产出。

  问题四:入境游客认为四川主要是个生态和文化旅游目的地,然而这些市场中收益最大的部分开发程度尚不够。

  体现:许多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目的就是将大批游客带到野外,极少强调通过深度的知识共享来树立环境和文化教育以及对环境和文化的尊重。

  发展现状:产业链优劣势并存

  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后,《报告》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调查,形成了一个由管理旅游服务的公共机构网络、以及公私兼有的经济个体所组成的复杂的旅游产业价值链图。根据这张图,《报告》剖析了四川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发展现状,其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

  四川的餐饮业竞争激烈,提高了四川省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过去十年国家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使得进入四川的渠道更为便捷;

  成都国际机场的通关手续按现代化的综合程序实施,但仍然可以通过更为开放的免签证政策进一步改进;

  省内交通运输在过去几年中稳步发展,不过较长的旅行时间仍然阻拦了一些入境游客……

  劣势:

  政府大量参与商业活动,造成了不公平竞争,限制了四川的旅游经营者改善服务质量的能力;

  四川旅游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以及销售主要目标是大众旅游,产品几乎没有差异;

  旅游业目前的经营模式迫使导游寻找其他方式获取收入,而不是通过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

  酒店业严重地受到了旅游季节性的影响,以及主要旅游景点酒店项目盲目建设的影响;

  娱乐休闲及纪念品购物是导游和司机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由于其质量有限,并未带来实质性的金钱价值……

  三个对策:创造环境吸引民间投资

  据此,《报告》对于四川旅游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三大对策:

  对策一:借鉴国际良好实践,引入现代化的旅游管理体制。《报告》就此还具体建议到,可以考虑以公私合作的形式成立一个“目的地营销委员会”,负责四川旅游在全球的市场营销和推广。

  对策二: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吸引私营投资,帮助四川旅游产业链的提升。在这方面,《报告》中提出的“建立旅游基础设施基金,吸引各方资金为交通设施的建设融资”建议引起业界的关注。

  对策三:利用四川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社区旅游,作为减少贫困和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的措施之一。

  本报记者 刘华 谢明刚

  记者手记

  两个意外之喜

  这只是正在形成中的《四川旅游产业链研究报告》的“讨论稿”。因此,省政府与国际金融公司决定就此《报告》内容联合召开一个研讨会,由业界的专家、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共同提出看法与建议。

  与很多研讨会讲讲理论、唱唱赞歌不同,这场研讨会给了主办方以两个意外之喜:让承办方工作人员感到意外的是,他们在邀请相关政府部门、酒店、旅行社、汽车公司等机构的时候,不仅请到的机构非常支持,很多没有被通知到的单位和业内人员闻讯后主动找到他们,强烈要求参加讨论;而让这一报告的负责人、国际金融公司外国投资咨询部高级投资政策官员孙晓伦感到意外的是,参会的代表们没有空泛地对《报告》的意义进行一番赞美了事,而是每个人都抢着发言,“毫不留情”地提出《报告》所欠缺之处,以及他们作为产业一线参与者的真实想法。甚至有些参会代表还仔细到指出了具体页码上一个用词的错误。

  “这些建议都非常中肯,对《报告》的进一步修订很有用处。”重要的是,这让孙晓伦和她的同事们感受到了四川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热情,以及本地政府机构勇于正视问题的态度。孙晓伦说:“今天我真正明白了四川旅游业近几年能够迅猛发展的根源所在。看来,我们为这个《报告》付出心血,值得。”

 

关闭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版权所有©中国旅游联盟网, Copyright 2006-2008 
电话:4000161890 传真:4007085198转6813888(全国免长途) 联系管理员:web@cnta.net
地址:烟台市芝罘岛东路35号 QQ:156994168 MSN:dfcy@hotmail.com 备案编号:鲁ICP备05022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