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公示引入社会监督
当前,对于公务接待,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指定政府定点宾馆、实行公务卡消费制度等。
“确实起到一些效果,但这远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说。
“公务消费过滥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做到信息公开,打破‘自我监督’的局限,从预算、报销手续、公示等环节入手,加强监管,敢于处罚,便可使问题迎刃而解。”全国政协委员史贻云指出。
全国政协委员冯培恩建议,强化体制外的监督,实行公款接待网上公示制度。
降低行政成本也算政绩
一位海南酒店业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各类高档宾馆热衷于接待会议团体的盈利并非是客房价格。餐费、果品、酒水、会议场地费以及给参会人员提供的SPA、保健等延伸服务项目是酒店盈利的主要来源,这些服务的价格不但不会有折扣,反而会因公款消费更高一些。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吴家权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如何去落实配套监督措施,确保不乱花、不浪费纳税人的钱。
冯培恩委员则提出了另一种思路:GDP的增长和财政的增收是政绩,降低行政成本同样是政绩。
“行政成本过高的政府,不是高效的政府;花钱过多的干部,不是真正能干的干部。”冯培恩委员建议尽快以行政成本核算考核各级政府。
是否“入刑”还有待商榷
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是不是可以考虑将公款旅游等纳入刑法范畴。
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全国政协委员王俊峰说,中国是传统的人情社会,若是矫枉过正,可能会带来负面效果。对于惩处“三公”消费,完全可以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解决,先是靠党纪政令来约束,不必什么都推到国法的层面。
“入刑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定罪的性质、标准都要仔细研究,不是说入刑就入刑的。”全国政协委员陈世强说,目前“入刑”的时机还不成熟,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用有效的制度来遏制公款旅游、吃喝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