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1-2012》显示,2011年我国区域旅游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潜在出游力东中西部呈逐级递减阶梯状空间格局,区域旅游长期不均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旅游业整体质量的提升。
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区域旅游潜在出游力东中西部地区仍维持“7:2:1”的格局,主要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在三大市场均占主导地位,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也十分活跃,但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旅游发展潜力较大。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都市圈,以及三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成为我国核心客源地。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分别为703元、752元和809元,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的994元,各区域间旅游发展质量差距较大。
报告认为,2011年,区域旅游发展方式更加常规化,以提升产业要素质量、强化旅游公共服务等为主;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深化;海洋旅游、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成为热点。
“区域旅游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强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但区域旅游局部投资过热和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游客满意度水平,制约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
戴斌建议,应制定推动区域旅游均衡发展的国家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旅游市场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改善中西部地区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