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前后,国内众多景区纷纷掀起新一轮涨价风潮,引起民众和媒体的热议。景区门票节前涨价、评A后涨价、升A后涨价……人们直呼:“看不起的风景”。湖北景区如何,笔者近期调查发现,在近年的一片“涨”声中,湖北的景区似乎异常淡定,绝大部分景区评A和升A后价格没有变化,一些新开放的景区甚至免费开放,突出旅游资源的公益性。
高质量等级景区门票多年未变
据统计,湖北现有3A级以上景区193家,90%以上景区门票价格低于百元。在6家5A级景区中,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武当山、神农架及神农溪5家景区升为5A级景区后门票未涨,2010年黄鹤楼景区申请重新核定门票曾引起热议。
2007年评定的湖北省首批5A级景区三峡大坝景区门票价格一直维持在105元,其中包含坛子岭、截流纪念园、185平台3个核心景区及景区中转车的车票。武当山进山门票(不含金顶及紫霄宫两个景点)140元,2011年武当山被评为5A级景区后未涨价。武当山旅游局副局长谭辉表示,武当山并不把门票收入作为景区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方面主要体现世界文化遗产景区的公益性,另一方面是通过武当文化旅游延长产业链条,用其他收入弥补景区运营的缺口。未来几年,武当山门票不仅不会涨,而且可能更加优惠,将来甚至可能免费开放。三峡人家景区是6家5A级景区中唯一一家民营景区,门票180元,包含30元的过江渡船费,2011年升5A级景区后票价没有变动。神农架景区2011年成功创建5A级景区,景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不会考虑涨门票。另一家5A级景区神农溪全票价格为150元,包含了进入景区的大游船船票、乘坐人力拉纤的木质豌豆船的费用以及在游客中心观看歌舞表演的费用。不少游客坦言,纤夫们那样辛苦地在水中赤膊拉纤,拉一趟几公里才拿到几十元,真不算高。
颇具争议的是黄鹤楼景区。2007年,黄鹤楼景区与三峡大坝景区一同被评为5A级景区,也是湖北省的第一批5A级景区。当时景区门票价格为50元。直到3年之后的2010年,该景区向省、市物价部门提出重新核定景区门票,拟调至80元(针对市民的年票价格60元不变),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一片质疑之声。回顾当年的情形,黄鹤楼管理处文化科科长王娟认为,当时调价并非是因为升5A,而是无奈之举。一是2003年以后,黄鹤楼景区票价一直是50元,7年未调整票价。在全国首批66家5A级景区中,黄鹤楼票价最低。二是当时黄鹤楼景区在国家旅游局组织的5A级景区暗访复查中,被指出停车场面积和游客中心未整改到位,有摘牌的危险。黄鹤楼当年建成1.2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南大门和游客中心,三大项目耗资巨大,仅停车场一项就耗资1.1亿元,其中7000万元由黄鹤楼自筹、贷款解决。因景区面积扩大,设施更加完善,向有关部分申请重新核定门票应该是在情理之中。
而近年价格有小幅调动的景区,如4A级的木兰天池门票今年从60元调至80元、长阳清江画廊游船票价上调了20元,景区负责人表示油价、人员成本增加是主因。
“三老”景区逐渐回归公益本质
“三老”景区,指的是“老天爷赐予、老祖宗留下、老百姓创造”的这三种类型的景区。目前,湖北省境内所有博物馆、美术馆及大部分红色革命遗址均已免费向游客开放,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公共资源性景区逐步放弃门票收入,还原公益本质。
于2007年11月初实行免费开放的湖北省博物馆是中部地区第一家、全国第二家率先免费开放的省级综合博物馆。11月6日免费开放首日,观众超过9000人次,后连续几天突破了1万人次,日参观人次创造了湖北省博物馆历史最高纪录。免费开放1个月,接待观众20.8万人次,与2006年的全年观众基本持平。免票运行4年来,该馆管理逐渐成熟,先后多次被评为湖北省年度最佳旅游景区和“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称号。
东湖风景区属国家级4A景区,2007年,东湖风景区在市民的期盼和媒体的推动下,对其中的听涛景区实行免费开放,一时门庭若市,带动了大东湖旅游区的人气,相关产业也随之受益。听涛景区的工作人员表示,景区门票虽免了,但景区人气旺了,搞活了相关经营,收入反而更高了。
2011年耗费巨资建成的辛亥革命首义文化旅游区所有场馆及景点均实行免费开放。此举受到市民和旅行社的热捧,辛亥革命主题景区成为“武汉一日游”的必选项目。湖北省海外旅游公司的国内部计调江红说,景区免费了是好事,但人太多太难预定了,要想安排旅游团队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至少得提前一周预约,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据统计,武汉市政府公布的全市60个城中景区中,目前收取门票的只有黄鹤楼公园、龟山公园、武汉动物园,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长春观、九峰森林动物园等6个,其余均免费开放。湖北省内绝大部分宗教场所、红色旅游景区、城市公园均实行免票或象征性收取门票。
湖北积极推动景区摆脱门票经济
提高旅游经济收益,难道只能依靠提高门票价格吗?
刚刚过去的第二个中国旅游日,在湖北省旅游局的倡导和各地旅游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湖北有8成A级景区实行门票减免。从效果来看,门票收益少了,但景区人气旺了,旅游综合收益并未减少。黄陂木兰天池推出门票优惠政策,但还是赚了钱,景区内游船、滑草、滑道等项目,一天赚了10多万元。
今年2月,恩施市试行景区免票营销活动,活动周期间,全市宾馆平均入住率高达90%以上,全市2万多张床位爆满。恩施各景区虽然少了门票收入,但其他收入并不少,如大峡谷景区虽然免了120元的门票,但换乘车票、电梯及餐饮等收入平均每天达20万元以上。恩施城内的出租车生意也明显好起来,景区周边的商店、土特产店销量大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系主任邓爱民教授认为,靠门票经济来发展旅游,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对于整个旅游行业而言,是一种慢性自杀行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特别需要政府、景区等有发展“大旅游”的思路。
实际上,湖北一直在致力于推动景区摆脱门票经济。湖北省委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鄂发[2009]11号)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旅游效益增长模式实现由单一门票经济向综合产业经济转变”。
为实现这一目标,湖北省旅游局近年来积极推动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加大与相关产业融合。如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连续5年举办湖北省旅游商品大赛,对获奖作品进行重金奖励;2011年还首次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淘宝网等联合承办“灵秀湖北”旅游名特产品评选活动。湖北近年来先后开发培育了一大批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旅游购物比重在游客花费中逐年上升。同时,湖北还通过引导各地发挥旅游引擎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旅游综合效益的增强,门票收入分量正在逐步减弱。
此外,湖北宜昌、十堰、咸宁等地还针对当地市民办理一卡通年票,市民只需花上百元左右办理一卡通,当年就可以无限次玩转本市大部分景区。湖北省旅游局最近正在酝酿推出全省旅游一卡通,降低百姓旅游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