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知名的景区,必须要考虑并切实做到,对游客进行广泛告知,对指纹验证程序的严格管理,尊重游客不选择指纹验证方式也能进入景区的权利
进入景区竟然要采集、验证指纹?最近,在河南省云台山景区,笔者就遇到这么一件“高科技”的事儿。只不过,同行几位朋友的一致感受都很不爽。
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在景区大门进行首次验票时,管理人员会让游客把右手食指在电子门禁系统上按一两秒钟,这样游客的右手食指指纹信息就存储在IC卡中。拿着这张卡,游客在各景点验票时,系统会验证游客的指纹信息,并与IC卡内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如果一致,验票闸机即自动放行。
打听一下原因。原来是云台山景区的门票可以使用两天,游客当天景点没有玩儿完,第二天还可以继续游玩。用指纹验票,可以有效避免过去经常出现的一票多人使用、逃票、倒票现象,从而方便景区管理,减少门票收入流失。
客观地说,从景区管理角度看,采用指纹验票的确方便了景区管理,保障了景区的经济利益。但是,作为一个景区,笔者认为,其没有权力如此大规模地采集游客的指纹信息。这种只顾自己方便,不考虑游客心理感受的做法是欠妥的。特别是对于一个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称号于一身的景区来说,这绝对是一种对人性化服务的漠视。为了方便管理而漠视人性化服务,无疑会影响其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不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指纹验票有侵犯公民隐私之嫌。指纹作为特定的身份识别标记,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和私隐性,为每个人所独有。除了公安机关对指纹信息的采集具有合法性,从法律上讲,任何人、任何单位都无权采集公民的指纹信息。况且,公安部出台的《公安机关指纹信息工作规定》明确了指纹的采集范围,所列举的八种对象主要是违法犯罪人员或犯罪嫌疑人。
其次,指纹验票存在恶意使用隐患。和单位上班考勤指纹打卡不同,景区进行的是不特定、大规模的指纹采集,如果景区保管不善,或是被犯罪分子恶意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再次,指纹验票缺少法律法规或“第三方”监督。即使法律没有明确禁止,景区使用了指纹信息验证的办法,但没有法律法规和“第三方”的严格管理、监督、追责,也很难确保游客的生物信息不被泄露。
最后,景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和所有的游客一样,笔者没有得到任何指纹验票的信息提示和提前告知,游客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
根据后来的资料查询,云台山景区称,验票系统只记录门票使用信息,游客的指纹信息只储存于门票IC卡内,由游客自己保管。果如此,笔者可能是杞人忧天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笔者对景区管理没有质疑。至少,就当时笔者和几个朋友的体验,以及事后请教旅游行业专家学者的看法,游客对于“指纹验票”心理上的反感和抵触是肯定的。
也许,暂时还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替代指纹验票。但是,对游客进行广泛告知,对指纹验证程序的严格管理,尊重游客不选择指纹验证方式也能进入景区的权利,作为一家国际国内知名的景区,必须要考虑并切实做到。因为,作为5A级景区,云台山不光代表着河南的形象,也代表着我国景区管理和服务的最高水平。
毕竟,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景区的“硬件”建设都上去了,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才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