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新疆交通、旅游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针对旅游大巴交通事故频发的状况,呼吁旅游客运行业要尽快推进“公车公营”机制,尽早结束长期挂靠、承包经营的局面。
“公车公营”资格公开招标
说起“公车公营”新疆旅游客运业并不陌生。2011年4月,新疆安吉达国际旅客运输公司以40辆公车为基础试水“公车公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据了解,这是在2010年9月16日阿勒泰泰运集团旅游包车途径喀纳斯景区禾木公路上遭遇车祸后,由新疆交通、运管、旅游、安全等部门极力主张推行的新疆旅游客运企业中的首家“公车公营”企业。实行“公车公营”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通事故的频率。
新疆道路运输管理局客运管理处处长齐东玉说,挂靠承包经营在一段时期内对增加客运市场的运力和活力,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弊端也变得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客运行业的发展障碍。
齐东玉说,目前,新疆运管部门已经开始试图通过推动“公车公营”来减少旅客运输交通事故,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公车公营”名额,由旅客运输企业参加招投标,竞得“公车公营”的运输资格,以进一步扩大新疆“公车公营”的车辆范围。凡是拥有5辆以上没有旅客运输资格车辆的单位,都可以通过竞标来取得营运资格。
“公车公营”尚有阻力
据统计,新疆安吉达公司拥有各类旅游车辆380余辆。在旅游旺季,该公司旅游包车客运仅占全疆市场份额的13.7%。该公司总经理马蕾表示,要用3到5年时间,公司全部车辆实现“公车公营”。
去年以来,新疆安吉达公司通过对个人挂靠的旅游车辆进行股权置换,将58辆旅游车辆转成股东财产,原车主成了公司股东,同时还是旅游车辆的驾驶员。截至目前,加上原来40辆旅游车辆,到现在该公司共有98辆“公车公营”车辆。
然而,安吉达实施“公车公营”已经一年有余,并非容易。为了与新疆安吉达公司竞争,去年同期,新疆有6家旅游客运汽车公司联手打造新疆最大旅游汽车公司——新疆天悦旅游汽车有限公司,旗下聚集了新疆旅游客运市场20%的车辆,约有600余辆旅游车辆。
据了解,该公司所有旅游车辆均以挂靠关系依附在旗下,旅游旺季时所承接的旅游包车业务约占车市总额的21.4%。
新疆大西部旅游汽车公司早年就购入16辆国有旅游车辆,形式上也属于“公车公营”范畴,连续几年来还是这16辆车。该公司负责人袁先生告诉记者,并不是不愿意增加“公车公营”车辆,对于旅游汽车公司来说,更愿意接受旅游车的车主来挂靠,“公车公营”并不是香饽饽。所有的“公车公营”车辆不可避免地要与挂靠承包经营的车辆竞争客源,而且目前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结果是,挂靠承包车辆在大多数情况下,总能以低廉的价格取胜于“公车公营”,从旅行社到个人,很多都愿意接受这种低廉的旅游车辆。
马蕾承认,现实上,能实施“公车公营”的车辆毕竟是少数,真正实现“公车公营”阻力不小。
“公车公营”是发展趋势
那么,“公车公营”的效果体现在何处?马蕾说,一个旅游旺季下来,参与“公车公营”的旅游车辆都是有安全保证的,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即便是发生交通事故,我们还是有实力进行赔偿的。现在还发现凡是实施“公车公营”的旅游车辆,经过一年来的运作基本上没有投诉,被投诉的都是个体和承包挂靠的旅游车辆。
当然,实行“公车公营”不等于“根治”交通事故,但事实证明能大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新疆泰运集团客运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8000万元资产的客运汽车公司,同时也承揽着阿勒泰地区部分旅游包车业务。2010年9月,该公司一旅游车辆在喀纳斯出现重特大交通事故,造成11人死亡,6人不同程度受伤。在此次交通事故处理上,泰运集团共给遇难者家属和受伤游客赔偿780万元,加上旅行社责任险共赔付约900余万元。如果是以“小、弱、散”为特点的挂靠承包经营个人和单位来说,这样的赔付能力是难以想象的。
新疆旅游局综合协调处处长李伟说,到新疆旅游存在线路长、景点散的特点,交通在旅游消费中所占比例很大,交通安全就显得无比重要。现在新疆已经开始推行“公车公营”模式,“公车公营”对交通事故处理后赔偿能力是相当强的,旅游客运实现“公车公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