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药博物馆新增馆藏物品
栩栩如生的梅花鹿、海龟立体动物标本,难得一见的老山参、灵芝……这些重要标本你都可在市中药博物馆里看到。上周五,由市中药研究院承担的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庆市中药博物馆馆藏物品的收集与整理研究”通过市科委验收,该项目收集了各地区代表性药材1111种,新引进特色代表性药用植物803种。 在位于南山的市中药研究院内,走进市中药博物馆恍如走进了动植物标本馆。这里不仅收集展示了药材样品,也展示了众多动植物标本、中药、民族药使用器具和本草典籍。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引种特色代表性药用植物803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97种,增加了梅花鹿、海龟等观赏展示立体动物标本22纲725种,收集体现历史价值和民族民间特色的中药和民族药传统使用器具41套72件,收集了本草典籍66套。此外还制作了银花、肉苁蓉等30余种代表性药材料科普宣传交互式动画。 该负责人介绍,该馆原藏有中药动植物标本共计约33万份,各类标本主要采集于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涉及物种6500余种,占全国的半数以上。“此次收集的主要补充了其他地区和藏区等地的民族药,极大地丰富了馆藏,也为市民了解中药提供了更直观的了解途径。 市中药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市科普基地,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市民可以在周一至周五上午9:30-下午4:30前来免费参观,10人以上团体则需要预约,预约电话为8902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