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迪士尼度假区尚未正式开门迎客,在“五一”期间进行了部分公共设施开放测试,不料却变成了公众日常文明行为的“大考场”。测试期间,迪士尼不但遭遇了“踩花”“攀爬”“乱扔垃圾”“随地小便”,崭新的灯柱子上也被刻上了“到此一游”。(据《京华时报》)
部分游客在旅游景区的不文明行为,几乎在每个假期都会以集体病症的形式爆发出来。个体行为的不自觉,当然是导致诸多不文明现象的根本原因。但如果我们对不文明行为的认知仅局限于此,而不去探析行为背后的成因,那么讨论便很可能沦为简单的道德批判,而无助问题的解决。
众所周知,旅游具有异地性和暂时性这两个基本特征。正是因为这两个特性,一些人在旅游中的自我道德约束才不断被弱化。由于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接触到的多是陌生人,彼此间有高度匿名性,这时,一些人平常被压抑的坏习惯便可能以不文明的行为方式流露出来。而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往往又会引发一部分人的效仿,甚至基于“法不责众”的惯性思维,他们还可能将不文明行为演绎到“极致”。这或许正是一些热门景区经常会出现垃圾遍地等不文明现象的原因。
上海迪士尼开放测试期间的不文明行为,不过是将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集中呈现了出来。很显然,道德秩序的建立不仅源于自律更需要他律,迪士尼也不应只是公众文明行为的考场和检验道德的试纸。要建起一座文明的乐园,景区需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游客,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但相关监督、惩戒机制更必不可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