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游客!请您登陆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热点资讯排行
免费旅游信息发… (7-19)
中国旅游联盟2… (9-20)
热烈祝贺中国旅… (6-19)
中国旅游联盟网… (7-19)
中国旅游诚信宣言 (7-21)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烟台市导游服务… (12-28)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2018年国际… (5-15)
2019中国旅… (4-22)
更多>>
 
  关键字:
行业新闻
   
宜昌“门票经济”仍突出 城区旅游“空心化”
发布日期:2016/10/14 来源:三峡晚报 点击次数:738次

昨日,全市旅游发展推进会召开,以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把宜昌打造成为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休闲度假特色地、鄂西乡村旅游首选地为目标,到2020年,实现游客接待量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千亿元,成为湖北旅游重要的发展极。

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指出,宜昌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照所拥有的资源、区位和发展目标,还存在不小差距和明显的短板。

“门票经济”仍突出 城区旅游“空心化”

去年我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732.15万人次、实现总收入450.36亿元,占全省10%左右,旅游与文化、农业、林业、工业等相关产业融合不够,旅游产品仍以观光游览为主导,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严重不足。旅游收入主要依赖景区门票及住宿、餐饮、交通等直接消费,文化娱乐、购物休闲等综合带动消费有限,“门票经济”现象较为突出。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景点多而散,同质化发展现象突出,“住、娱、购”发展相对滞后。

“晚餐后,都是去江边散散步,看看广场舞。要让游客留下来,总不能天天江边散步吧。”马旭明认为,在城区旅游方面,“空心化”问题十分突出,多年没有什么大的改观,“城区区长们要加把劲。”

环境不优创新不够 项目建设明显滞后

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有些景区外部交通不完善,游客“进不来、走不动、出不去”,旅游体验感差。马旭明说,目前仍存在旅游环境不优的问题,比如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数量不足。

另外,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不够,方式方法陈旧,推进措施不够有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有少数地方、企业和景区,缺乏大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缺乏合作共赢理念,往往局限于一地一景一线,画地为牢,因循守旧,满足于小打小闹。

旅游项目策划和建设明显滞后。缺乏大手笔、大投入、大制作,缺乏“引爆性”、聚人气、四季游的旅游项目。有些项目说得多、做得少,有的规划很宏伟,落实起来一般化。

景点“轮休”保护开发 多地联合将游客留下

到当阳关陵后,远安就在眼前,两地联合起来,游客也许就又多留一天。对跨行政区域的景区统筹进行开发,打破县域经济、消费区域的障碍和壁垒,是宜昌旅游发展探索的路径之一。

如今发展旅游理念创新,首先表现在坚持保护优先,安徽黄山实行景点“轮休”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为填补城区旅游空心化,宜昌谋划了九招,已推出了夜游,空中看宜昌,还将推出城区观光车,打造环城南路等特色街区,支持建设国贸购物中心、营盘山韩国购物城,打造地方特色餐饮巴楚街,结合特色文化端出文化节目,发展特色康养产业,与常州恐龙谷接触建设主题公园。

据悉,市委市政府已批准成立宜昌市旅游委,将形成各方联动、步调一致、齐抓共管、合力兴旅的发展氛围。


关闭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版权所有©中国旅游联盟网, Copyright 2006-2008 
电话:4000161890 传真:4007085198转6813888(全国免长途) 联系管理员:web@cnta.net
地址:烟台市芝罘岛东路35号 QQ:156994168 MSN:dfcy@hotmail.com 备案编号:鲁ICP备05022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