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27日在重庆万州区开幕。本届旅游节将着重推进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推进长江三峡区域无障碍旅游。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早向国际市场推出的两条黄金旅游线路之一,在中外游客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自2010年开始,由国家旅游局牵头,渝鄂两省市共同举办,轮流主办“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经过多年培育和成长,“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已成为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届三峡国际旅游节,正从传统的集中办节向持续的四季有节转变,由“一线游”(三峡邮轮游)向“一片游”(环三峡自驾游、高铁游三峡等)拓展。按照这一思路,今年以来,长江三峡沿线14个区县(重庆13个、湖北1个)共同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赏月、冬赏雪区域性旅游活动,并推出自驾游三峡、高铁游三峡等陆上三峡行等活动,推动三峡沿线旅游发展区域一体化,促进三峡沿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旅游节期间来自渝、鄂及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各省市代表将举行研讨活动,探讨如何推进长江三峡全域旅游发展,解决渝鄂跨区域无障碍旅游相关问题。与会国内外旅行社、旅游电商、旅游投资运营商及媒体记者就如何加快长江游轮旅游持续发展进行交流,并深度考察体验三峡多条旅游线路景区,向海内外推介长江三峡旅游。
据旅游节组委会介绍,为了整合三峡旅游资源,提升长江三峡旅游形象,渝鄂两省市在2015年成立了长江旅游推广联盟,在国内多省市及东南亚、欧美和日韩等地,推介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和产品,使更多海内外民众了解三峡旅游魅力。两省市还积极开发长江三峡多元化旅游产品,着力发展老年旅游、研学旅游、养生旅游、高铁旅游等新产品。数据显示,2015年,长江三峡区域共接待游客2186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39.18亿元,同比均出现较大增长。
在旅游节开幕式上,16个旅游项目成功签约落户三峡库区13个区县,签约金额达173.2亿元。重庆、湖北两地还签署了2016年渝鄂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备忘录,加快推进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共同推进长江三峡区域无障碍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