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游客!请您登陆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热点资讯排行
免费旅游信息发… (7-19)
中国旅游联盟2… (9-20)
热烈祝贺中国旅… (6-19)
中国旅游联盟网… (7-19)
中国旅游诚信宣言 (7-21)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烟台市导游服务… (12-28)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2018年国际… (5-15)
2019中国旅… (4-22)
更多>>
 
  关键字:
行业新闻
   
研学莫变味
发布日期:2016/12/25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次数:625次

寒假即将到来,针对此前出现的种种研学乱象,教育部等11部门日前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研学的教育性和公益性原则,强调要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以及“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

意见如此明确,应该会让广大家长,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家长们出了一口气。回顾过去几年,游学和研学成为许多中小学生,尤其是广大城市中小学生假期中的“必修课”,去国内外各地开展以学习为目标的旅行也成为孩子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

但遗憾的是,由于研学在我国刚刚起步,研学市场尚不规范,出现了研学机构质量良莠不齐、研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研学费用过高的现象,甚至个别地区还出现了“只旅不学”、学校与校外研学机构联合,形成一条收费不菲的产业链等现象,令家长们叫苦不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其根本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有所得,更好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的是育人,不能异化为学生之间互相攀比的谈资,不能异化为重旅游、轻教学的玩闹,更不能异化为收费高昂的产业经营。

不久后,研学的评价结果将被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规范研学行为,让研学服务更趋理性,尤为重要。

关闭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版权所有©中国旅游联盟网, Copyright 2006-2008 
电话:4000161890 传真:4007085198转6813888(全国免长途) 联系管理员:web@cnta.net
地址:烟台市芝罘岛东路35号 QQ:156994168 MSN:dfcy@hotmail.com 备案编号:鲁ICP备05022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