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游客!请您登陆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热点资讯排行
免费旅游信息发… (7-19)
中国旅游联盟2… (9-20)
热烈祝贺中国旅… (6-19)
中国旅游联盟网… (7-19)
中国旅游诚信宣言 (7-21)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烟台市导游服务… (12-28)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2018年国际… (5-15)
2019中国旅… (4-22)
更多>>
 
  关键字:
行业新闻
   
湖北瑶族文化“活化石”:歌舞迎接海内外瑶胞
发布日期:2017/1/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次数:763次

“女亲家,会绣花;打开后门摘桂花,摘一朵,留一桠,留得明年接亲家。”25日清早,湖北通城县大坪乡内冲瑶族村85岁老人胡仁保,跳着喜庆的瑶族《拍打舞》(拍打歌),迎接数百位从各地回村过春节的瑶胞。

内冲瑶族村位于药姑山下,现有瑶族村民1365人。药姑山是大型佐证古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中,内冲瑶族村作为湖北唯一瑶族村寨入选。

《拍打舞》是融汇了瑶汉文化元素的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该文化遗产最大的传承人,胡仁保老人仍能清晰唱出《千家峒》《十二姓瑶人游天下》《盘王歌》等近百首瑶族古民歌,被誉为瑶族文化“活化石”。

“千百年来,瑶族歌舞成为连结瑶族同胞情感的重要纽带。”胡仁保对中新社记者说,用瑶族歌舞迎接远方的族人,是为了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下去。

胡坤是内冲瑶族村嫁出去的瑶族女儿,也是瑶族文化研究学者。“每年回村过年,都是胡仁保老人用瑶族民歌迎接我们,是重温民族文化的难得机会。”胡坤说,如今村里只有胡仁保老人还会唱瑶族的古民歌。

专程从美国回内冲瑶族村过春节的瑶民后裔李英豪,同样受到了胡仁保老人的热情接待。当他听到熟悉又陌生的瑶族《拍打舞——十二姓瑶人游天下》时,激动不已。

“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中华文化的重要一支。如今在美国的许多瑶族同胞,是靠瑶族的歌舞传递感情与文化。”李英豪说。

日前,湖南、广西和云南等地的瑶族同胞曾组团来此寻根问祖。

史料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药姑山的瑶民由于受战乱等影响,从北向南,入湘黔,越两广,没有停止过迁徙活动。相传,瑶民临分手时,头人将牛角劈成十二截祖的香炉劈成六瓣,交给十二姓瑶人。相约只要牛角对成形,香炉复了原,500年后在千家峒里再相会。

“当年的牛角已经没了,现在靠瑶族歌舞文化‘认亲’,否则瑶民后人就真的找不到回家的路。”胡仁保说。

武汉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广西瑶族研究会常务理事宫哲兵教授,是研究千家峒问题权威专家之一。他认为,千家峒不仅是瑶族的发祥地,也是全球300万瑶胞的精神家园。而以《拍打舞》为主要的瑶族文化,是海内外瑶族情感联系的共同语言。(完)


关闭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版权所有©中国旅游联盟网, Copyright 2006-2008 
电话:4000161890 传真:4007085198转6813888(全国免长途) 联系管理员:web@cnta.net
地址:烟台市芝罘岛东路35号 QQ:156994168 MSN:dfcy@hotmail.com 备案编号:鲁ICP备05022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