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游客!请您登陆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热点资讯排行
免费旅游信息发… (7-19)
中国旅游联盟2… (9-20)
热烈祝贺中国旅… (6-19)
中国旅游联盟网… (7-19)
中国旅游诚信宣言 (7-21)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烟台市导游服务… (12-28)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2018年国际… (5-15)
2019中国旅… (4-22)
更多>>
 
  关键字:
行业新闻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支撑全域旅游发展
发布日期:2017/6/11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次数:661次
    6月8日,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旅游警察支队正式挂牌成立。下一步,海南省将推动第1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12个市县健全“1+3”旅游综合管理和旅游综合执法模式,提升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这标志着我国旅游现代治理机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经济新常态下,原来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现实发展需求。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新阶段旅游产业大发展的需要,对形成大产业的协同促进机制、大市场的联合执法机制、多部门的联动管理机制、跨行业的资源综合保护机制和旅游形象的统筹推广机制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过程中,传统的点、线概念逐渐被面、网格局所取代。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机制完善的系统旅游。尤其在体制机制层面,全域旅游所引发的连锁效应更为深刻。旅游不再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一家的事,而需要政府各个部门齐抓共管;旅游管理正在告别盲目化、碎片化、边缘化,成为一个协同和综合行政管理的过程。如果说,政府重视程度决定了全域旅游发展的下限,那么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将决定全域旅游的上限。
 
    基于制度创新对全域旅游发展的长远影响,针对现行旅游管理体制与“两个综合”,即综合产业和综合执法不相适应的矛盾,旅游主管部门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在充分借鉴世界各国旅游目的地经验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1+3+N”的旅游综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综合性旅游管理机构,提升职能部门权限;二是构建旅游警察、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巡回法庭等专业机构,设置专门的执法队伍,系统性根治旅游市场不正之风;三是推动建立包容衔接、高效灵活的旅游发展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制约全域旅游发展的制度损耗。
 
    作为一项开放性制度设计,“1+3+N”机制的构建,适应了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也为各地探索创新留足了空间。在实践过程中,“1+3”旅游执法管理机制已被广泛采纳并呈现燎原之势。笔者认为,适应全域旅游转型发展要求,必须编织体制机制保障网。要把“1+3”的旅游执法机制建设作为旅游目的地依法治旅的根本之举,在此基础上,还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和能动性,在“N”上多下工夫,打破行政藩篱,完善激励考核,强化创新驱动,确保全域旅游优质、高效、有序、持续发展。
 
    一是打破行政藩篱。全域旅游的发展,有赖于通过顶层设计整合、利用全域资源,破除重复建设、过度投资和地方保护弊端,以期实现旅游城市、县城、乡镇、村落的协同与一体化发展。要以全域旅游规划作为推动“多规合一”的核心抓手,对全域国土空间进行旅游发展导向下的统筹安排,在最为适宜的空间实现集约化、差异化、可持续发展;要真正发挥起综合性旅游管理机构的作用,将旅游综合管理贯穿至审批立项、协同推进与行政执法等各个环节。创新审批流程,压缩审批环节,加强部门间横向联系和交流,探索跨主体、跨景区、跨度假区、跨行政区合作的形式,总结和推广各地“1+3”综合执法机制建设经验,促进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二是完善激励考核。体制机制是否灵活有效,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是能否调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要积极探索跨区域及公私之间利益分享机制的新方式、新模式、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统筹公私部门、原住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在资金、技术、人力、土地等方面的优势,实行资源共享、统一经营、税收共享。此外,还必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建立的旅游综合协调体制机制框架需要进一步精细化,明确协调机构设立、分工及运行的标准,使每一项旅游工作内容和协调任务都看得见、摸得着,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确保各个流程、环节、部门之间都有良好的衔接与配合。
 
    三是强化创新驱动。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根除跨行政区之间的信息发布不及时、不统一问题,提高全域旅游服务和监管效率与质量;要针对线上旅游蓬勃发展的现状,建立和完善在线旅游监管办法,鼓励经营旅游的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建立商品或服务质量担保机制;鼓励电子商务各方主体建立电子商务在线纠纷解决机制;鼓励第三方平台建立旅行社诚信档案等。
 
    体制机制优化创新是全域旅游的前导要务和关键支撑,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想在前面,做在实处。要突出问题导向意识,重点解决体制机制掣肘问题,明晰各部门、机构职权,制定务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编织全域旅游保障网,让全域旅游活力释放出来。
关闭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版权所有©中国旅游联盟网, Copyright 2006-2008 
电话:4000161890 传真:4007085198转6813888(全国免长途) 联系管理员:web@cnta.net
地址:烟台市芝罘岛东路35号 QQ:156994168 MSN:dfcy@hotmail.com 备案编号:鲁ICP备05022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