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游客!请您登陆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热点资讯排行
免费旅游信息发… (7-19)
中国旅游联盟2… (9-20)
热烈祝贺中国旅… (6-19)
中国旅游联盟网… (7-19)
中国旅游诚信宣言 (7-21)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烟台市导游服务… (12-28)
热烈祝贺中国旅… (1-14)
2018年国际… (5-15)
2019中国旅… (4-22)
更多>>
 
  关键字:
行业新闻
   
王志发在中国旅游投资研讨会上指出:旅游投资将呈现五大重点
发布日期:2007/11/20 来源: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759次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在旅游投资研讨会上做重要讲话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在旅游投资研讨会上做重要讲话)

  16日下午,中国旅游投资研讨会在宁波召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吴文学主持研讨会,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做重要讲话。

  王志发首先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他说,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从2002年至2007年,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从3680万人次将增长到5360万人次,年均增长7.8%,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约3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从204亿美元将增长到370亿美元,年均增长12.6%,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约2个百分点;国内旅游人数从8.8亿人次将增长到15亿人次,年均增长11.3%;国内旅游收入从3878亿元将增长到6820亿元,年均增长12%;旅游业总收入从5566亿元将增长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12.4%;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从20个增加到132个,出境旅游人数从1660万人次将增长到4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9.2%。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2006年实现了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出游1次的历史性跨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旅游业的战略提升期和产业转型升级期。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据有关部门研究预测,届时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左右,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8亿人次左右,实现国内居民平均出游两次,出境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左右,游客市场总量可达30亿人次左右,旅游业总收入可达2万亿元人民币。旅游市场将从以入境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扩展到入境、国内、出境三大市场共同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收入不断增加和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出国旅游消费将持续增长。旅游产品将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发展到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共同发展的格局。自驾车旅游、游船游艇、房车营地、网络旅游、旅游俱乐部、旅游传媒等旅游新业态将大量出现。

  在分析完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后,王志发指出,我国旅游投资的现状决定了今后一段时间投资需求的重点将集中在住宿设施、景区景点、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新业态和餐饮娱乐购物等五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我国旅游投资总规模达9000亿元,2006年旅游投资为2000亿元。现阶段我国旅游投资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政府投资稳步增长,企业投资成为投资主体;二是旅游投资主要集中在旅游基础设施、宾馆饭店和旅游景区,三个领域的投资总额占旅游业总投资的85%;三是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旅游投资总量占总投资的40%,居领先地位,而西部地区旅游投资规模增幅最大,占旅游总投资的比例从26%上升到33.34%。四是跨行业、跨地区投资旅游业的态势进一步发展,集中连片开发旅游项目的投资方式悄然兴起,旅游新业态投资持续升温,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旅游投资方式和渠道日趋多元,旅游项目的投资开发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旅游投资正在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投资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十一五”时期,我国将规划建设的旅游项目1.3万个,总投资1.8亿元,年均增长15%。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以及广大投资商更加关注和重视旅游投资领域。海内外投资商也都非常关注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带来的巨大商机。为了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业,云南、重庆、陕西、吉林等地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搭建新的旅游投融资平台,组建省级旅游投资公司,专门参与旅游招商引资和投资融资,使旅游项目的投资效益得以充分放大,旅游投资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中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投资旅游业是大有可为的。欢迎海内外旅游企业和其他行业的企业家们关注中国旅游投资市场发展,寻求投资机会,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构建统一的旅游大市场,为广大投资商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

关闭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版权所有©中国旅游联盟网, Copyright 2006-2008 
电话:4000161890 传真:4007085198转6813888(全国免长途) 联系管理员:web@cnta.net
地址:烟台市芝罘岛东路35号 QQ:156994168 MSN:dfcy@hotmail.com 备案编号:鲁ICP备05022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