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单位和各县(市)区的共同努力下,在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圆满落下了帷幕,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主要特点: 本届黄金周,我市旅游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旅游人数稳中有升。今年河洛文化旅游节,我市共组织和安排45项旅游、商贸、文化、体育活动,且主要活动在 “十一”前和“十一”期间就已开幕。在为期8天我市首届旅游商品展销暨设计大赛活动中,来自全省的118家厂商参展,展出万余种产品,现场达成初步意向和订单160余项,销售额累计达百余万元。如伊川县烟涧村的青铜器展示,在开展第一天展位前就被围观者挤的水泄不通,2000余种产品让观者目不暇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大赛期间,30余对参展商建立了联络关系,为我市旅游商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由于节会的宣传拉动作用,与往年相比我市游客量仍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具体表现为传统的人文品牌和生态游、乡村游受青睐。如龙门石窟2—6日,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其中,3日达到2.61万人次,超过今年最高接待日30个百分点。新华社以“龙门石窟游客爆棚”为题目,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发了通稿。白云山、天池山、养子沟、龙峪湾等自然景区接连数天,每天接待量都在万人左右。以亲身体验田园生活、参与农家娱乐项目为主的乡村旅游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如洛宁的上戈苹果节,每天来采摘苹果的游客络绎不绝。栾川的许多景区黄金周期间,纷纷推出采摘野果、推碾子、拉磨、钓鱼、亲手种菜、酿酒、打铁、做工艺品、滑草、乡村漂流、山村篝火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以开展农家乐、乡村游为主题的重渡沟景区2、3、4三日每日接待量都在2万人以上。另外,一些新的品牌也受到游客的垂青。如新安县的黛眉山十一前夕荣膺世界地质公园,十一期间,其龙潭峡谷也出现游客剧增的现象,3、4、5三日每天接待人数在4000人次左右。 (二)自驾车游客猛增。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自驾车游客大幅度增加。黄金周期间,主要景区的停车场上,停满了来自省内外的小客车、面包车、小汽车。龙门石窟景区每天接待自驾旅游车辆1000余辆。白云山景区正在开展“万人驾车游”活动,每日都有近百辆来自各地的自驾车。龙峪湾景区4日一次性接待了来自浙江的36辆自驾车。从抽样调查的情况看,各宾馆、饭店自驾车游者、散客游者住宿的居多。省外自驾游客按人数多少排列前十名的依次为陕西、山西、北京、山东、河北、江苏、湖北、安徽、湖南、浙江,共涉及24个省。从经济消费能力来看多属于城市中层或中高层消费者。据统计,今年黄金周,全市接待自驾车9.76万辆,游客80.69万人次,占旅游人数的30%左右。 (三)公益免费性景区成热点。随着近年来我市城市面貌的不断改善和百姓休闲生活的需求,一些免费公益性观光点成为游览热点。黄金周期间,以新区南湖音乐喷泉、隋唐植物园、周王城广场、洛浦公园、牡丹公园、周山森林公园等景区为代表,观光游览者穿川流不息。每日多者2万余人次,少者千余人次,累计占游客总量的20%左右。这些游客和市民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相关行业兴旺,拉动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四)年票调节分流作用显现。今年7月1日发行旅游年票以来,已有80多万市民通过年票游览了我市主要景区。为确保把有限的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地让给外地游客,黄金周和河洛文化节期间,我市暂停旅游年票的使用。调查显示,今年黄金周期间,我市主要景区本地游客锐减,市民不再与外地游客“争”景点。大多市民都认为,除了必须陪的客人外,他们更愿意利用年票的优惠价格,把游览机会安排在非节假日期间。外地游客对这一做法普遍持欢迎态度。他们反映,黄金周前洛阳做了宣传,他们远道而来最怕黄金周景点人多,结果洛阳控制得很好,参观时大多景点没有特别拥挤的感觉,让人很轻松。实践证明,旅游年票起到了调节分流、削“峰”填“谷”的作用,客观上提高了旅游旺季期间外地游客的旅游质量。 (五)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旅游投诉是旅游市场秩序的“晴雨表”。今年黄金周,我市共受理旅游投诉5起,是历年来最少的一次,且没有出现大的投诉事件,解决起来也比较顺利。旅游投诉热线变成了游客咨询热线。我市旅游市场秩序的这一转变,得益于全市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手段。从今年7月开始,按照连书记的要求,我市包括景区、饭店、旅行社在内的旅游行业单位深入开展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在认真考察学习先进地区旅游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就存在问题,集中进行了查摆和整改。黄金周前夕,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市工商局联合组织对来自龙门、关林、白马寺和火车站的200余名商户,就如何文明经营,礼仪服务进行了专题讲座。针对白马寺、火车站、小浪底等景区和主要游客集散地存在的损害游客利益和城市形象的“顽疾”,市旅游综合治理办公室进一步明确责任,对旅游市场治理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方式。节假日,采用联合执法的办法,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狠抓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和经营秩序,从根本上营造起洛阳良好的旅游环境和城市形象 (六)旅游安全无事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旅游部门把安全工作摆放在首要位置。提出了“安全无事故便是最大的成功” 的口号。制定了《洛阳市旅游系统安全专员管理工作办法》,要求“十一”黄金周暨河洛文化旅游节期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在本区域内的每个旅游景区(点)安排一名副县级安全专员,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单位、旅游企业还必须设立一名安全专员,定人定岗,首次建立起了旅游行业安全“双专员”工作责任制度。节日期间,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首先追究安全专员的责任。与此同时,明确实行旅游安全县(市、区)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的管理原则。对国庆节期间举办的节庆、体育、文化、娱乐和其他大型聚集活动,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并经公安部门批准,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坚决执行安全“一票否决 ”制,安全工作层层落实到了相关单位和个人。节日期间,市旅游局实行24小时安全零报告工作制度。每日由局领导带队,分成数个小组深入旅游一线督促检查。从检查的情况各单位、各部门“安全专员”制度普遍落实得较好。如嵩县的天池山、白云山分别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和人大、政协领导住在那儿,对安全负总责。栾川县的每个景区都有一名副县级干部驻守。嵩县、汝阳、孟津、洛宁等县的县委书记或县长不休息,带队巡查在旅游一线。十一期间,河南省旅游局局长杨盛道带领省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到我市栾川、嵩县、汝阳检查工作,对我市的旅游安全、市场秩序作了较高评价。由于思想重视,措施得力,黄金周期间,我市没有发生任何旅游安全事故。 二、原因分析 今年十一黄金周之所以成功运行,一方面得益于晴好的天气,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河洛文化旅游节和十一黄金周工作高度重视。黄金周前,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召开会议,听取河洛文化旅游节和十一黄金周工作汇报。市委书记、市长连维良明确指出要重点抓好旅游安全和城市环境综合整。市政府两次召开假日旅游相关单位会议,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假日旅游工作机制,落实好安全、服务、宣传、信息预报、市场治理等主要工作。节日期间,市四大班子领导分成10个小组,分赴一线督促检查。市委副书记朱广平、副市长郭丛斌专程检查旅游安全和市场秩序。这为作好今年的黄金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强势的宣传促销。本着“政府营销形象”与“企业营销产品”相结合的原则,以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山水洛阳”为主题口号。9月11日—10月31日在央视一套、二套、三套、四套、新闻频道和十套、十二套等频道播发洛阳城市旅游形象广告,共计336次;参加“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电视展评活动,8月25日—9月25日在北京、重庆、香港、贵州等十余家省级和经济发达地区的100多个市县级电视台巡回展播洛阳城市旅游形象片;与西安市旅游局合作,在西安电视台“快乐旅游”栏目置换播出洛阳旅游宣传片;与美国CNN电视台合作,在CNN亚洲频道播放洛阳旅游形象广告25次。9月份在《中国旅游报》刊发“河洛文化旅游节”专版广告8个;在上海《旅游时报》栏目刊发3整版洛阳旅游专题介绍;在北京《新京报》和《中国民航报》刊发广告及软文;在《大河报》,《河南日报》,《东方今报》,省内主要地市、省周边主要省会和客源地城市主要报刊(郑州、开封、焦作、济源、平顶山、三门峡、西安、济南、菏泽、徐州、合肥)上发布“河洛文化旅游节”宣传广告。9月1日—10月31日与中国通用旅游网(51766网)合作推出“河洛文化旅游节”网上展播活动;洛阳旅游网与新浪网、中国国际旅游网、同程网、携程网等实现链接。组织部分旅行社、旅游景区(点)参加旅游交易会、投资洽谈会,并赴西安、济南、太原、武汉、长沙、郑州、泰安、菏泽、徐州、临汾、运城、咸阳、晋中等20多个城市召开推介会、联谊会,邀请北京神舟国旅集团所属四家国际社20多位业务经理来洛踩线考察,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良好的旅游服务。牡丹花会和五一黄金周一结束,市旅游部门就把河洛文化旅游节和十一黄金周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准备。按照市主要领导的指示,制定全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分头召开旅行社、饭店、景区和相关部门会议,认真查找服务差距和问题,区分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开展各种服务技能比赛和理性旅游教育活动,严格执行旅游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以“让每个游客受感动、让每个游客受尊重、让每个游客有收获”为奋斗目标,不断完善和提升行业管理水平。节日期间,各相关单位以人为本,大力开展精细化服务。如团市委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心组织来自高校、县区、厂矿等社会各界的万余名青年志愿者,坚守景区和主要游客集散地,义务清理废弃物,维护交通秩序、提供茶水、导游、咨询、医护、兑换零钱等服务。龙门石窟在卫生保洁上采取“跟踪”式服务,推出了免费寄存物品、免费为游客手机充电等服务项目,栾川将旅游、工商、物价、城建等方面的咨询投诉热线合成一个咨询服务台,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客人。神灵寨、白云山、天池山等景区,实行夜间巡逻制度,不让一个游客拉在山上。龙峪湾景区在售票口设立凉棚,供游客在买票时做短暂休息,鸡冠洞景区设专人搀扶老人、小孩上台阶等等,受到了游客的高度称赞。 四是高效的部门联动。市假日旅游指挥中心节前两次召开2006河洛文化旅游节暨“十一”黄金周工作动员大会,对河洛文化旅游节和“十一”黄金周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节日期间,设在市旅游局的假日办全体人员牺牲休息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加班加点,昼夜奋战。市旅游信息、咨询、投诉、客房、车辆、安全应急等服务中心,全部实行24小时值班。充分发挥指挥、协调和服务职能,坚持每日报表、撰写综述、发布信息。几十名工作人员分成多个小组,深入旅游景点、旅行社、饭店以及主要游客集散地,检查旅游安全和秩序,开展旅游抽样调查,科学统计旅游人数,征求游客意见和建议等。总之,假日旅游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旅发委各相关单位同心协力、密切配合、连续作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不辞劳苦的工作作风确保了十一黄金周工作的高效运转,实现了洛阳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 三、存在问题 尽管本次黄金周成绩喜人,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景区的精细化管理做的还不够,景观设计、设施、服务、工作人员素质等细节还有待于改进提高。二是重要旅游道路的绿化工作还不到位。三是一些景区(点)指示标识牌比较少,标识不够明显,给游客旅游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四、下步打算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将着力作好以下工作: (一)不断抓好景区的精细化管理。旅游局将结合提升服务质量行动,建立景区巡视制度,对景区在景观规划设计、服务、人员素质、卫生、旅游咨询、医疗服务等细节处存在的问题,督促其限期整改。推动事业单位管理的景区加快改制步伐,成立市场化保洁公司,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同时面向周边农村做好延伸服务。 (二)搞好重要旅游道路的绿化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旅游道路建设的督促检查力度,对没有建设到位的道路绿化带,要督促责任单位尽快建设到位,换栽绿化带内枯死的植物,在行道树下种植草坪、灌木等,使重要旅游道路都能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 (三)搞好景区标志、旅游标识的设置。配合市交通、规划等部门做好统一设计、统一设置路旁牌匾和道路指向标志工作,力求既方便群众、游客,又美观大方。同时加大对景区指示牌,各类旅游标识配备的督查力度,督促其尽快按照国标《旅游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完善旅游引导标识,配备游览导游牌、标识牌,同时做到人性化设置标识牌,真正做到服务游客、方便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