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旅游出行的次数不断增多,旅游投诉量也呈现出上涨之势。12日从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了解到,近年来,关于购物陷阱、歧视特殊群体、不落实减免门票政策三方面的投诉,已经占到总投诉量的6成以上。在“3·15”来临之际,省旅游质监所特别提醒游客,在出游的过程中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旅游购物要慎重。
实惠购物有陷阱
游客常会遇到导游以“出来一趟不容易,买些物品回去作纪念,又便宜又实惠”等作诱饵劝说购物,等买回去才发现,花了高价的东西往往上当受骗。
据统计,仅2007年,关于“问题珠宝”的投诉率,同比激增了三成,此类受骗上当事件,在东南亚出境游时尤为常见。此外,旅游购物投诉集中的商品还有摄像机、手表等。
省旅游质监所提醒消费者,旅游购物时要注意对比价格,辨别真伪,不要轻信旅游购物点提供的珠宝饰品检测证书。出境游期间若确实须采购珠宝玉器饰品,最好去当地正规的大型商场选购。同时在购买时应切记索取购物发票、标识、品牌证书等相关购物凭证。旅行中发现旅行社有违约行为,要保留证据,回来后可依法投诉。
特殊群体屡被加价狠宰
老人、小孩、教师……这些在消费过程中本应得到优待的特殊群体,在旅行社报名时,却受到了“低人一等”的加价待遇。
去年以来,省旅游质监所接到的此类投诉与往年相比,有大量上升的趋势。调查发现,老人、小孩、教师、记者等群体,如果要参加港澳、新马泰、澳新、海南等地旅游时,旅行社都要加收200—1500元不等的额外费用,这已成为业内“行规”。
省旅游质监所一负责人表示,特殊群体另行加价的真正原因是:老人不爱购物,小孩没有消费能力,教师、记者较为理智,旅行社或导游难以从购物中获取回扣。
省旅游质监所提示,消费者不应盲目选择低价旅游线路,应尽量选择规范、信誉较好的旅行社。选择好出游线路后,一定要与旅行社签订正规的、翔实的旅游服务合同。
免票政策不落实
景区应对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实施免票政策,然而在实施过程中,60周岁的免票门槛,常常被经营者悄悄提高至70周岁以上。
省旅游质监所的投诉记录显示,近年来,关于对持有老年证、学生证、现役军官证、残疾人证的旅游者不实施减免门票的投诉,也逐渐增多,其中,又以老年人免票问题的投诉最多。王雁平所长表示,减免门票的范围和额度,目前国家没有统一标准,各地政策不同,这类投诉往往不了了之。此外,对于地方减免票政策不落实的,多为民营景点。
省旅游质监所提醒游客,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学生等在参团出游时,要先向旅行社咨询所游览景点是否有减免门票的优惠政策,并在报名时出示有效的身份证件。对那些应实施减免门票政策而拒不实施的景区,游客可及时向当地物价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