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日前发布2009年旅游经济运行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报告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
报告显示,2009年,三大市场“两升一降”。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国内旅游接待约为19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有望突破1万亿元,增幅超过15%。入境旅游市场整体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从全年态势来看,月度降幅不断收窄,整体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预计全年入境旅游接待约为1.26亿人次,同比下降3%;其中过夜旅游接待约为5050万人次,下降5%;外汇收入约为390亿美元,下降4.5%。出境旅游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增长的总体趋势没有发生改变,预计全年出境旅游接待约为4750万人次,同比增长3.6%。
报告说,在旅游产业供给方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附:国家旅游局发布2009年旅游经济运行报告
说明:国家旅游局季度旅游经济分析会议制度,建立于2009年二季度,相关数据库建设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其中企业经营和区域旅游经济运行数据还有待进一步充实。该报告是根据现有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首次发布。 日前,国家旅游局召开四季度旅游经济分析会,依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提供的入出境统计数据、国家旅游局与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和农村司联合开展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国家旅游局各司室调查研究资料和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旅游经济分析报告,对2009年全年旅游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情况如下: 一、旅游业总体发展情况。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 二、旅游业发展环境:全球国际旅游随经济复苏开始景气回升,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国内旅游快速增长的基础。 持续受金融危机影响,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将下降2.2%。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随着经济复苏的迹象日渐明显,全球入境旅游景气指数开始攀升,四季度达到92,比一季度提高35个点。世界旅游组织对全年全球入境旅游者人数的最新预测也从年初的下降8.4%调整为下跌5%左右。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预计2009年我国GDP增速将超过8%。国内经济稳定增长,支撑了我国旅游业的较快发展。大众化国内旅游市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一直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 三、三大市场“两升一降”,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1.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与农村司联合开展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季度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9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为14.3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9.4%;国内旅游收入7673亿元,增长15.4%。据此预测,全年国内旅游人数约为1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有望突破1万亿元,增幅超过15%。 2009年,城镇居民出游率大幅攀升,前三季度出游率分别为56.8%、50.6%和49.9%,比上年同期的42.2%、39.4%和41.3%分别高出14.6、11.2和8.6个百分点;过夜游人均花费分别为1445元、1539元和1677元,低于上年同期的1642元、1651元和1690元;一日游人均花费分别为306元、279元和283元,一、二季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三季度小幅上扬,增幅为9.5%。 农村居民出游率整体稳定,前三季度出游率分别为35.8%、25.6%和24.6%,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人均花费分别为311元、275元和287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6.2%、2.2%和7.8%。 2.入境旅游市场 根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提供的入境统计数据,以及2009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入境游客花费抽样调查资料,2009年1月至11月,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15亿人次,同比下降3%;入境过夜人数4645万人次,下降4.8%;旅游外汇收入362.3亿美元,下降3.9%。据此预测,全年入境旅游人数约为1.26亿人次,同比下降3%;其中过夜旅游人数约为5050万人次,下降5%;外汇收入约为390亿美元,下降4.5%。 2009年,入境旅游市场整体处于低位运行状态,除 4月份和8月份分别出现2.2%和3.1%的短暂性增长,其他月份均呈下降态势,最大跌幅出现在3月的-11.3%,最小跌幅为10月的-0.8%。但是从全年态势来看,月度降幅在不断收窄,整体入境旅游市场在逐步恢复。预计全年入境外国游客下降12%左右,香港和澳门游客分别下降1%左右,台湾游客增长约2%。 3.出境旅游市场 根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提供的出境统计数据,2009年1月至11月,我国公民出境4341万人次,同比增长3.3%。据此预测,全年出境旅游人数约为4750万人次,同比增长3.6%。 2009年,出境旅游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尽管5月至7月份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但从三季度开始加速增长,四季度增速接近9%,保持了全年出境人数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增长的总体趋势没有发生改变。 四、旅游产业供给: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1月至11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2.1%,其中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8.6%,批发零售业增长45.4%,铁路运输业增长80.7%,道路运输业增长48.7%,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增长55.0%,水上运输业增长35.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企业经营业绩: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较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与旅游密切相关行业经营效益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1月至11月,住宿和餐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9%,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5.3%,民用航空旅客运输量增长19.6%。 旅游管理部门监测的行业信息显示,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旅行社方面,由于入境旅游业务锐减,纯粹的入境游地接社和以入境旅游业务为主的小型旅行社,因产品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最为困难,而随着对台旅游的兴起,具有台湾游组团社资质的旅行社经营情况普遍较好。 饭店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以商务客人为主的饭店受到的冲击大于以休闲度假团队客人为主的饭店;以入境客源市场为主的饭店受到的冲击大于以国内客源市场为主的饭店;外资饭店受到的冲击普遍大于内资饭店。
附1 2009年外国入境旅游市场情况 2009年,外国人入境市场整体呈低迷态势,一季度降幅明显,除俄罗斯、韩国和蒙古外,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蒙古、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泰国、德国、印尼、印度和法国等主要客源市场今年最大同比跌幅出现在1月至3月。进入下半年后,外国人入境市场总体逐月回升,降幅逐步收窄。七月份以后,部分主要客源市场实现连续四个月单月正增长,U字型甚至V字型轨迹较为明显。 预计全年外国人入境市场降幅在12%左右。16个主要客源市场中,俄罗斯、韩国、蒙古下降幅度将达到两位数,其中,俄罗斯下降超过40%,韩国下降20%左右;印尼、加拿大和马来西亚有望实现正增长;新加坡、印度有望持平;其余主要客源市场降幅收窄至5%左右。 主要客源市场情况: 日本市场进入七月份以来恢复较快,增幅较大,整体复苏态势较为明显。从10月起,入境总人数超过韩国,重新成为第一大客源市场。预计全年入境人数约为330万人次,同比降幅在4%左右。 韩国市场降幅为20%左右。11月同比降幅收窄为0.7%,未来走势有待观察。 俄罗斯市场在经历自2008年11月以来的连续下挫后,自2009年第2季度开始,出现稳定复苏的趋势。4月至8月份,连续四个月保持环比增长,但同比降幅仍超过40%。 美国市场前三季度同比下降6.4%,11月同比增长4.0%。12月,受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及圣诞假期等的影响,入境人数不会有明显增加。预计全年入境人数约为170万人次,同比降幅在5%左右。 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和印尼市场上半年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9月份以后明显恢复。预计上述五国全年入境人数与2008年基本持平。 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市场七月份以来连续四个单月实现增长,市场呈U字型或V字型走势,正逐步走回正常增长的轨道。 英国、德国、法国等市场在经历年初的大幅下滑后,11月已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复苏态势明显。
附2 2009年港澳台与内地入出境旅游市场情况 2009年港澳台入境旅游市场呈现“一升两降”,即台湾市场小幅上升,港澳市场小幅下降。出境旅游市场呈现“两升一降”,即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大幅增长,内地居民赴港旅游稳定增长,赴澳门旅游人数尽管近期有小幅反弹,但累计仍呈下降态势。 一、港澳台入境旅游市场 1、香港:香港同胞出境赴内地的市场变化特点,一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影响明显,1月至3月、5月至7月呈下降态势;二是假期出游已是香港居民必要的内容,4月复活节、8月暑假、12月圣诞节等来内地增长较好;三是经济的复苏,就业形势见好,令香港同胞来内地的整体跌幅趋势收窄。 预计全年香港同胞入境人数约为773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3%。 2、澳门:澳门同胞入境人数呈先扬后抑态势。其市场变化特点,一是在经济不景气时,北上消费明显增加;二是经济好转时,用工紧张,就业充分,收入增加,出游减少。澳门第三季度本地生产总值回升,政府收入增加,博彩旅游收入好于预期,就业形势好转。同时,下半年澳门政治活动较多,特首选举、第四届立法会选举、庆祝回归十周年等大型系列活动,澳门同胞留在当地积极参与,出游减少。 预计全年澳门同胞入境人数约为2270万人次,同比下降1.0%。 3、台湾:2009年,台湾同胞赴内地人数呈震荡上扬态势,进入四季度后,增速加快。一是两岸关系改善,令更多台湾同胞对大陆经济率先复苏及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商务旅游正日益增多;二是2009年两岸直航点、班次大幅增加,多样、便捷、经济的交通有效降低成本,促使台胞直航大陆市场快速成长;三是海峡两岸双向旅游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有效调动台湾业界组团赴大陆旅游的积极性。 预计全年台湾同胞入境人数超过445万人次,同比增长1.5%。 二、内地(大陆)居民出境赴港澳台旅游 1、内地居民赴香港:2009年针对香港的“个人游”政策落实到位和CEPA补充协议六的签署,是内地居民赴港旅游人数总体稳步上升的主要因素,其间虽然有甲型流感疫情对内地赴港旅游影响较大,但在深圳实施非户籍居民赴港“个人游”、深圳居民可签注一年多次往返香港“个人游”证件等利好因素带动下,全年内地赴港旅游人数呈稳定增长态势。 预计全年内地居民赴港旅游人次数将超过1750万人次,同比增长3.8%,“个人游”旅客升幅预计超过8%。 2、内地居民赴澳门: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的影响,同时,内地自2008年下半年实施赴澳“个人游”新签注政策,内地居民赴澳旅游人数大幅度下滑。 预计全年内地居民赴澳旅游人次数将超过1090万人次,同比下降6%。 3、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据台湾方面统计, 2009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60.6万人次(不包括因公考察交流团人数),实现年初60万人次的发展目标,但各月变化幅度较大。三四月份井喷式增长、五六月份受甲型流感影响跌至低谷、七月份开始反弹、八月份受“8.8水灾”影响再次下滑,11月开始全面复苏。随着赴台旅游交通的多样便捷以及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迅猛增长的态势仍将延续。
|